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概念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以下简称“医共体”)是县乡村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的新型医疗卫生组织与服务实现形式,是以县级及以上医院为牵头单位,整合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实行区域集团化管理,医保基金实行按参保人头总额预算方式支付的一项综合改革,实现分级诊疗的目标。
二、推进分级诊疗的意义
分级诊疗是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由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诊疗。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主要开展基层首诊,承担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疑难危重疾病转诊服务。牵头医院承担一般疑难疾病诊治,急危重症病人抢救和转诊服务。牵头医院无能力诊治的疑难复杂疾病上转省、市协议定点三级医院诊治。
三、城乡居民医保起付线及报销比例
1、金寨县内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各乡镇卫生院)起付线200元,起付线以上至500元(含500元),报销比例为70%;500元以上的,报销比例为90%;
2、金寨县内二级和县级医疗机构(市、县二级医院)起付线500元,起付线以上至1000元(含1000元),报销比例为70%;1000元以上的,报销比例为80%;
3、县外市内三级医疗机构起付线700元,转诊的报销比例为65%;未转诊的报销比例为60%。
4、市外省内省级医疗机构起付线2000元,转诊的报销比例60%;未转诊的报销比例为50%.
5、省外各类医疗机构起付线按当次住院总费用20%计算(不足2000元的按2000元计算,最高不超过1万元),转诊的报销比例55%;未转诊的报销比例为45%。
省、市、县、乡报销起付线和报销比例
医疗机构 |
起付线(元) |
报销比例(%) |
|
乡镇卫生院 |
200 |
0-500元 |
70 |
500元以上 |
90 |
||
县级医院 |
500 |
0-1000元 |
70 |
1000元以上 |
80 |
||
市级医院 |
700 |
办理转诊 |
65 |
未办转诊 |
60 |
||
省级医院 |
2000 |
办理转诊 |
60 |
未办转诊 |
50 |
||
省外医疗机构 |
总费用的20%(但不低于2000元) |
办理转诊 |
55 |
未办转诊 |
45 |
四、分级诊疗对患者的好处
一是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诊治,起付线和医疗费用低,报销比例高,病人少花钱。
二是对逐级转诊的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快捷方便,避免盲目就诊,减少交通、陪护、生活费用等不必要的浪费。
三是对复杂疑难疾病,县内医疗机构可通过远程门诊、远程会诊、定向转诊以及转到省级大医院并帮助联系专家诊治,最大限度节约患者就诊时间,解决看病“托人”的问题。
各级别医疗机构人均费用、报销比例及自付比例
级 别 |
人均 花费 |
实际报销金额 |
实际报销 比例 |
个人自付 金额 |
自付 比例 |
乡 镇 |
2000 |
1700 |
85% |
300 |
15% |
县级 |
5150 |
3862 |
75% |
1288 |
25% |
市级 |
9916 |
6130 |
62% |
3786 |
38% |
省级 |
17020 |
7004 |
41% |
10016 |
59% |
省外 |
12751 |
4455 |
35% |
8296 |
65% |
注:如果不通过逐级转诊,实际报销比例再下降10%。
五、逐级转诊的流程
上转流程: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县级医院→市、省协议定点医院。
下转流程:医共体牵头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对慢性病病人进行管理,开展随访,指导康复)。
六、县内医疗机构对逐级转诊病人的优惠政策
一是县内通过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首诊并转诊的人员到县级医院就医凭有效转诊单免挂号费,由导医全程引导就医服务;
二是县内双向转诊的住院病人仅收取上级医院一次起付线,免收下级医院起付线;
三是四类非常规手术和疑难危重患者在县级医院住院,需要外请上级大医院专家发生的会诊费由县级医院给予一定的补助;
四是对县域内急危重症患者接诊转诊,享受救护车免费政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